•     在钢铁行业,有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人物,他以非凡的毅力和创新精神,在炼钢连铸领域书写着传奇篇章。他是宝钢股份梅山钢铁炼钢厂连铸浇钢首席操作、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邹世文,一位从湖南工业大学走出来的行业巨匠。


    湖南工业大学秉持“厚德博学,和而不同”的校训,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与高尚的品德修养。1992级钢铁冶金专业的邹世文,在校期间深受工大校风校训的熏陶。这种教育背景赋予他深厚的专业根基,更在他心中种下了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种子,为他日后在工作中的杰出表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首创无人浇钢技术,引领行业变革

    邹世文首创的无人浇钢技术,是中国钢铁工业智能化转型的里程碑。曾经,连铸浇钢岗位环境恶劣,1000多度的高温钢水近在咫尺,背后还有鼓风机吹出的冷风,安全风险高、劳动强度大。2015年,邹世文牵头“无人浇钢”项目组,立志改变这一现状。但项目伊始,遭遇现场员工集体反对,大家担心撤离人员后异常情况无法处理。邹世文理解员工的担忧,他凭借在工大学习时培养的严谨思维和钻研精神,带领团队梳理事故,分析原因与处置动作,提出用系统程序控制的设想。经过无数次的加班与反复试验,结晶器异常自动处置程序成功开发,随后6项自主开发模型上线模拟测试并不断优化。2017年3月,系统在二连铸正式运行,“无人浇钢”成为现实,引领国内连铸智慧制造发展,也让员工们在炎炎夏日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舒适。这一突破性成就不仅改写了行业格局,更让邹世文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的国家级殊荣,成为行业智能化转型的标杆人物。

     

    从技术工人到行业领军者的蜕变

    从普通工人成长为行业工匠,邹世文的历程满是艰辛与拼搏。刚参加工作时,连铸浇钢工岗位环境差、工作单调,很多人安于现状,但邹世文不满足。受工大校风激励,他利用业余时间完成钢铁冶金大专、本科学历提升,不断扩充知识储备。工作中,他主动学习专业知识,逐步成长为连铸高级技师。2003年,公司新建连铸生产线,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面对外方提供的全英文资料和国内鲜有的先例,邹世文白天在现场确认参数和设备进度,晚上翻译资料。繁重的任务让他疲惫不堪,甚至为了热试推迟婚期。凭借在工大培养的坚韧品质,他针对新产线提出100多条改进建议,助力新产线热负荷试车一次性成功,创造梅钢工程最优工期和质量。

     

    创新成果丰硕,行业影响力深远

    多年来,邹世文斩获全国技术能手、上海市劳动模范等众多荣誉,其领衔的工作室成绩斐然。他拥有59项专利,主导参与204项创新成果,率先研发精冲钢板坯连铸稳定生产操作技术,年创效2000余万元。作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他的技术成果不仅推动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更对行业技术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带领团队攻克的“连铸坯表面质量控制技术”“高碳钢连铸工艺优化”等关键课题,有效提升了国内钢铁产品的竞争力。

    邹世文用行动诠释了湖南工业大学校风校训的内涵,激励着湖南工大的学子和广大从业者在各自领域奋勇前行。

    上一条:副校长范晓阳、于惠钧赴湖南高瑞电源材料有限公司考察调研
    下一条:匠心传承!湖工大校友周峰荣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版权所有@湖南工业大学(www.hut.edu.cn) @1997-2014 Copyright by HUT and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