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工业大学与校友企业(校友)发展共同体建设

      “提升校企品牌价值的产教深度融合”项目体系优化方案

    20191214-15日,湖南工业大学校友会在云南昆明召开了“2019年地方校友会会长、秘书长联席会”,会议提出了建立母校与校友企业(校友)“发展共同体”的倡议,形成了以实施“三维十二向”方案为抓手、以推动母校与校友企业实现高品质发展为目标的《昆明宣言》。

    按照昆明会议确定的“三维十二向”产教深度融合实施方案,2020年,学校校友总会依靠各地方校友会的精心组织和广大校友的大力支持,重点启动了“十百千万”工程,实施了“校友论坛”、“奖优助学”、“校友企业专场招聘”、“校友导师团队建设”等项目,并在对校友企业开展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遴选厦门合兴包装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学校开展产教融合全面战略合作。一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既实现了母校与校友企业(校友)“发展共同体”建设的良好起步,也为全面、持续、深入推进母校与校友企业的产教深度融合积累了前期经验,奠定了现实基础。

    为确保“发展共同体”建设项目更切合实际,更适应需求,更便于落地,更具有实施的可持续性,在总结前期建设成效的基础上,现围绕“校企品牌价值提升”主题,对“发展共同体”建设项目进行整体优化,并形成以下方案。

     

    一、优化原则

    1、突出品牌导向。以加强学校与校友企业品牌塑造、促进双方品牌价值持续提升为核心,对原有“三维十二向”方案设置的产教融合方向进行模块化重组,聚焦品牌,明确导向,有的放矢实施“发展共同体”建设。

    2、坚持项目驱动。在原有“三维十二向”方案的基础上,深化项目建设理念,按照品牌资源整合、品牌力量塑造、品牌价值传播三大板块,分别设计若干项目,强化项目在产教融合实施目标中的承载功能。

    3、利于长效实施。坚持从实际情况和双方需求出发,在项目体系优化上注重“有基础、可落地、能操作、好组织”,确保项目实施的便捷性、有效性与长期性。

    4、实现双向受益。改变过去相对注重“校友回报母校”的项目设计思路,按照“互为依托、双向赋能、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核心理念,形成母校与校友企业共享利益、共创辉煌的机制与模式。

    二、优化目标

    1、通过项目体系优化,进一步挖掘、整合好产教融合优质资源,建立“资源支撑项目、项目驱动品牌、品牌汇聚资源”的良性运行机制,不断增强资源的活力释放和溢出效应。

    2、通过项目体系优化,进一步寻求母校与校友企业(校友)之间的利益契合点和合作驱动力,全面激发双方参与产教融合、促进合作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通过项目体系优化,进一步深化校企两个主体对产教融合重要性的认识,将产教融合的实施目标提升到服务于“品牌塑造与价值提升”层面,加强各方品牌资源整合,激活各方品牌要素活力,实现品牌优势互补和品牌效应叠加。

    4、通过项目体系优化,进一步固化产教融合项目设置,构建校友总会统筹组织、各地方校友会为主担当、更多校友企业(校友)深度参与的项目实施机制,培育一批能有效作用于参与各方高品质发展的品牌项目和项目品牌。

    三、项目体系

    原有的“三维十二向”明确了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建设“发展共同体”的主体方向,本方案在整合相关方向的基础上,按照品牌资源整合、品牌力量塑造、品牌价值提升三个模块,将原有方向落实为具体项目,概括起来就是“三个模块、九大工程”。

    一、品牌资源整合项目

    1、高端平台共建工程。高端平台是校企科技创新的关键支撑,本工程的主要实施路径包括:由校友总会编制湖南工业大学拥有的国家级、省部级学科与科技平台清单;由地方校友会汇总所在区域校友企业拥有的国家级、省部级、行业级、企业级科技创新平台,依据校企双方科技创新需要,遴选一批平台进行双向挂牌,实行双向开放,实现双向受益。其中,国家级、省部级平台可根据实际需要在学校或企业设置分支机构。在校友企业的重大平台建设申报中,学校根据企业需要,组织学科专家团队指导平台规划与建设工作,建立实验、检测、创新等项目的深度合作机制,促进平台实现更强功能荷载,孵化更多重大成果。在学校的重大平台建设申报或提质升级中,鼓励校友企业(校友)捐赠资金或设备,派出科技人员参与创新团队与重大项目,共享平台资源和科技创新成果。

    2、校友企业融通工程。探索建立全国性、区域性校友企业合作发展联盟,本工程的实施路径是:由各地方校友会提供所在区域校友企业名录和企业情况介绍,由校友总会编制全国校友企业信息汇编,为校友企业业务拓展、项目对接、融通发展提供详尽的信息支持。依据区域企业数量与企业发展整体水平,由校友总会主导,先行启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长株潭4个区域性校友企业联盟建设,在积累较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全国校友企业合作发展联盟。

    3、实践基地拓展工程。校友企业是母校学生开展校外实践教学的重要资源,本工程的实施路径包括:对现已成为学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校友企业(含校友作为企业经理人的企业),由校友总会引导学校相关学院或专业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组织方式,进一步发挥企业基地的育人功能。根据学校各院系实践教学需要,由校友总会对接,遴选一批上规模、有条件的校友企业作为学校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基地建设推动校企合作育人团队建设,构建校友企业对实习学生进行优才优选的通道。

    二、品牌力量塑造项目

    1、全面战略合作工程。建立母校与校友企业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是厚植双方发展优势、打造双方品牌核心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本工程的实施路径是:由地方校友会推荐或校友企业提出需求,经校友总会组织综合考察后,遴选一批实力较强的校友企业与学校建立覆盖学科专业、人才培养、高端平台、创新团队、技术开发、成果培育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关系,形成产教深度融合的示范标杆。

    2、技术协同创新工程。推动产业核心关键的自主创新,是校友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学校打造学科建设标志性成果的重要途径。本工程的实施路径包括:校企根据创新需要,共建科技创新团队,形成紧密型协同创新机制,共同开展国家级、省部级、行业级重要科研项目的申报和重要科技成果的培育。校友企业向校友总会提出技术创新项目清单,明确项目目标、项目内容和创新要求,由校友总会对接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和教学院部,组建项目型创新团队,靶向开展项目攻关,为校友企业提供成果支持。由校友总会协调学校科技处,按照一定周期汇总学校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重大发明专利等信息,优先面向校友企业进行成果转化,并指导开展产业化应用。

    3、人力资源发展工程。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是校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资源。本工程的实施路径包括:校友企业根据学校需要,为教师企业考察、现场备课、挂职锻炼提供全面支持,服务母校双师队伍建设。校友企业和学校院系共建“特色培养班”“创新实验班”,以定制培养和定向就业为目标,为校友企业发展进行优秀人才储备。由校友总会协调,每年举办一次“校友企业人才招聘双选会”,组织优秀毕业生共校友企业优先录用。由校友总会牵头,组织学校有关部门或学院,为校友企业开展分层、分类的人力资源培训。

    三、品牌价值传播项目

    1、校友奖优助学工程。奖优助学,既有利于激励在校学生成长发展,也有利于彰显校友企业(校友)的社会责任,是品牌传播的重要途径。本工程的实施路径是:继续推动2020年“帮困助学、树优奖学”项目的实施,由校友总会倡议、由地方校友会组织,动员校友企业(校友)建立奖/助学基金,对优秀学生进行励志奖学,对困难学生开展对口帮扶。

    2、校友导师育人工程。校友导师是学校“三全育人”的重要力量,建设校友导师队伍,既有助于强化在校学生的发展引导,也能提升校友个人的综合能力。本工程实施的路径包括:在校友中遴选若干专业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在业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优秀人才,担任博士生、硕士生联合培养导师。在现有基础上,由校友总会对接学校各学院需要,发展一批以学术讲座、实习指导、创新引导为主要任务的校友导师,通过多种途径服务学校立德树人。继续举办好“校友论坛”,按照全校性、学院性两个层次,增大校友论坛的频次,切实加强校友导师在形势政策、市场需求、行业动态、成才导向、素质发展等方面对在校学生的教育引导。

    3、品牌形象展示工程。在学校校园、学弟学妹、校友群体中充分展示校友企业和优秀校友形象,是传播校友企业品牌、扩大校友个体影响的有效之举。本工程实施的路径包括:利用校友总会定期出版的《校友》杂志,推介优秀校友企业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校友个人的先进事迹。利用学校校友总会、教育基金会的微信公众平台,高频次发布校友企业的发展动态,宣传校友企业(校友)取得的重要荣誉和重大成果。鼓励校友企业对学校参与性广的校园文化活动、体育赛事活动、评优表彰活动及项目等进行冠名。利用学校的“校友之家”场馆、重大庆典活动,开展校友企业形象集中展示。地方校友利用校友微信群,校友企业利用企业微信公众平台或企业内刊,及时推介母校的发展动态和建设成果。

    深化产教融合,打造“发展共同体”是学校校友工作的长期任务,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品牌塑造为导向,是校友总会实施产教融合战略的主体路径。持续推进本方案“三个模块”优化和“九大工程”建设,需要校企紧密携手、合作发力,期待各地方校友会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发挥更大更新作用,期待更多校友企业(校友)参与“发展共同体”建设。

    上一条:产教融合简介
    下一条:湖南工业大学产教融合重点打造项目及其合作条件

版权所有@湖南工业大学(www.hut.edu.cn) @1997-2014 Copyright by HUT and All